智能駕駛步入發展快車道,誰來接過安全下一棒
隨著智能汽車的深入發展,智能駕駛技術逐漸成為行業關注焦點。2021年末,在CEO峰會直播連線上,特斯拉CEO伊隆·馬斯克表示:“自動駕駛時代即將到來,并將成為人類文明有史以來最大的變革之一?!?/p>
不過近期,與“自動駕駛”相關的交通事故頻頻登上熱搜。智能駕駛事故頻發,說明當下的智能駕駛系統在安全層面仍舊存在一定的短板,加入新的技術解決方案或許是一種思路。據悉,包括廣汽埃安、長城、長安在內的諸多車企均在推動紅外傳感器上車,利用生命體熱輻射成像的紅外技術會是智能駕駛安全的最后一塊拼圖嗎?
紅外技術或將補足智能駕駛安全長城關鍵一環
目前主流的新能源汽車都搭載了激光雷達、4D毫米波雷達、攝像頭等傳感器。以蔚來ES7為例,其搭載了1個1550nm激光雷達、7個800萬像素攝像頭、5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雷達等33個高性能傳感器。
這些主流的傳感器相互配合,可以應對絕大多數路況。比如激光雷達主要通過發射激光,基于飛行時間獲取目標的位置信息,可以檢測物體和行人。而攝像頭則與人眼類似,可以直接識別紅綠燈、前方的車輛等信息,以供自動駕駛系統做出相應的調整。
但是在夜晚光線不足以及霧靄、暴雨等復雜場景下,大部分新能源汽車的智能駕駛功能都可能面臨“失能”的挑戰。
2018年3月,Uber的一輛自動駕駛SUV,在晚上行駛時,撞上了一位橫穿馬路的女子。Uber的自動駕駛SUV撞上該女子,最主要的原因是后者橫穿馬路時,恰好處于車燈沒有覆蓋的陰影區,汽車的攝像頭什么也識別不到。
也正因此,繼激光雷達、4D毫米波雷達之后,紅外熱成像傳感器正日益成為智能駕駛行業構建安全長城的關鍵一環。紅外傳感器利用生命體熱輻射成像,即使在夜間無光源的環境下,也能清晰地洞察行人、動物等信息。
對此,Seek Thermal副總裁Tim Loeb表示:“目前自動駕駛汽車普遍使用的光學雷達無法探測物體熱量以判別是否為生命體,而紅外成像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p>
此外,由于紅外的波長長于可見光,穿透力更強,因此,在霧霾、暴雨等惡劣天氣下,紅外傳感器依然可以不受影響的識別物體。
深耕紅外技術,軒轅智駕為行業帶來成熟解決方案
紅外熱成像傳感器可以極大地提升汽車智能駕駛的安全性,過去,紅外核心技術長期處于被國外壟斷的狀態,經過數十年發展,我國已逐漸攻克紅外關鍵技術,并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技術突破讓紅外傳感器大規模裝車有了先決條件。
從國內相關企業高德紅外(002414)的動作來看,現在也正在通過其旗下子公司軒轅智駕完成車載紅外解決方案的產業鏈布局。據了解,軒轅智駕的紅外熱成像避障系統,能檢測到道路上的行人和車輛,實現報警、避讓等高級輔助駕駛功能。
目前軒轅智駕擁有完全可控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紅外探測器批產線,年產千萬級非制冷紅外探測器,已經具備紅外傳感器規?;b車的能力。
軒轅智駕推出的適合二次開發的自動駕駛紅外攝像頭組件,擁有硬件級尺寸、圖像清晰、快速集成等優點。以木桶效應來打比方,當下智能駕駛安全系統存在短板,而安全是智能駕駛的基本面,紅外技術的加入無疑可以補足這塊短板。
智能駕駛是智能汽車的核心,在光線不足、氣候惡劣等復雜環境中能顯著提升智能汽車自動駕駛安全性的紅外熱成像傳感器,或將成為激光雷達之后汽車行業的又一大“賽點”